這些巨頭為何沒投《哪吒2》,而錯失百億票房?

這些巨頭為何沒投《哪吒2》,而錯失百億票房?

linhuijia 2025-03-19 百科 37 次瀏覽 0個評論

破百億之后,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票房不減頹勢。


2月15日,上映已超半個月,在一個平常的周六,單日票房仍勁收7.8億,根據(jù)貓眼專業(yè)版的預測,總票房將超過160億。


這部動畫電影續(xù)作,正在不斷打破各種紀錄。2月13日,突破2億觀看人次,當日晚間,票房攀上百億大關,給中國影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
不過,有一則似是而非的傳聞也引發(fā)了一些關注:微博參與出品了今年5部春節(jié)檔電影(包括《唐探》《封神2》《熊出沒》《射雕》《蛟龍行動》),卻“錯過”了《哪吒2》。其實,除了微博,同樣具備互聯(lián)網基因的騰訊旗下企鵝影視投資了《封神2》,卻也沒有進入《哪吒2》的聯(lián)合出品名單。


事實上,《哪吒2》除了光線影業(yè)和導演餃子的可可豆公司,其他互聯(lián)網平臺、影視公司,沒一個進入出品行列的。


就實質而言,與其說這是互聯(lián)網平臺對于電影的投資選擇,不如說是光線對自己的項目信心爆棚——不愿開放投資份額(會因此稀釋龐大收益)導致的結構。


所以,這一訛傳除了體現(xiàn)出普通觀眾對《哪吒2》另一種關注和熱度,也值得就此話題稍稍展開一些電影項目投資的行業(yè)觀察。


光線獨占哪吒IP的背后


如果留心觀察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春節(jié)檔里,不少電影都有著長長的“出品+聯(lián)合出品”名單:


《唐探1900》有多達32個投資方,《封神2》有27個,《蛟龍行動》有16個,而《熊出沒之重啟未來》也有24個,《射雕英雄傳:俠之大者》算少的,11個。



但是,《哪吒之魔童鬧?!返某銎贩絻H有5個,且悉數(shù)為光線影業(yè)的關聯(lián)公司。如此干凈的“配方”,幾乎不像一個“大制作”。


事實上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的出品方同樣精簡,也是5個。


在《魔童降世》里,第一出品方是光線影業(yè),第二出品方系其全資子公司霍爾果斯彩條屋,而導演餃子占股56%的可可豆動畫僅排第三——該公司由光線投資占股30%,第四出品方則是光線影業(yè)投資的十月文化(彩條屋占股28%),第五出品方是北京彩條屋。


到了《魔童鬧?!?,第一出品方變?yōu)榭煽啥?,第二三出品方是光線傳媒、光線影業(yè),第四出品方自在境界(也是餃子控股公司),第五出品方則是北京彩條屋。


貓眼專業(yè)版顯示的《哪吒2》出品方信息


另外,《哪吒》系列均由光線影業(yè)獨家發(fā)行,這樣的投資、發(fā)行比例,意味著所有投入都要由光線和餃子自行承擔。當然,對于市值數(shù)百億的光線而言(市值暴漲至千億前,也有200多億市值),錢不是事兒。但其中隱含著更重要的意味——從第一部開始,光線和導演餃子就對項目寄予厚望,因而不愿意出讓投資份額,由他們雙方獨占權益。


如果說《哪吒1》是一次“豪賭”,那么,對于《哪吒2》的信心,王長田自然心中有數(shù)。


早在2023年,王長田曾豪言“《哪吒2》將會帶動中國電影票房進入70億時代”。而在“2024微博之夜”上,距離上映半個月之際,王長田進一步給這部續(xù)作打氣:“我可以自信地說,《哪吒2》會全方位超越《哪吒1》。”


事實上,王長田執(zhí)掌的光線對自家公司主導主控的項目,一直以來采取的都是獨占發(fā)行模式,最多搭配中影、華夏等國字頭機構作為聯(lián)合發(fā)行輔助。這種“獨狼”模式,是一把雙刃劍,盡管精準踩中了很多爆款,卻也有大幅虧損的風險——可以說,賺能賺到大的,撲也會撲得悄無聲息。


當然,“獨狼”是光線對自家主導的,尤其是具備充分信心的IP一向奉行的態(tài)度,這就讓互聯(lián)網巨頭或者影視公司沒辦法投資到《哪吒2》。


因為電影領域的投資往往是雙向自由選擇(不像股票),某項目能不能投資,不是投資方單一能決定的,要看作品主控方是否有意愿出讓份額。


互聯(lián)網平臺投資電影的邏輯


其實,互聯(lián)網平臺投資院線電影,更多基于自身產品的聯(lián)動——某種程度上,他們不一定追求票房,而是要看能否與自家產品產生協(xié)同效應。


像是企鵝影視,今年投資了《封神2》,去年還參與了《抓娃娃》《749局》《異人之下》等院線電影,有爆有撲。同樣地,另一家長視頻平臺愛奇藝投資電影的邏輯也是如此。


相較于騰訊企鵝,愛奇藝在電影領域走得更遠,他們往往會主控不少院線電影(也就是以第一出品方名義,企鵝影視基本沒有主控院線電影的行為),比如2024年5月上映的《彷徨之刃》以及2023年11月上映的《熱搜》等作品。


對于“愛騰”來說,投資院線電影的核心在于這些作品可以補強自身電影版圖,以便更好地獲取線上播映權(像《彷徨之刃》就只在愛奇藝獨家播放),從而吸引更多用戶付費。


2020年3月,在字節(jié)跳動6億拿下《囧媽》之后,抖音注冊了“抖音文化(廈門)有限公司”開始參與出品電影,陸續(xù)參投了《滿江紅》《消失的她》《孤注一擲》等春節(jié)檔、暑期檔大片。此時,抖音對于電影的“投資”邏輯,開始有所改變。


此前,字節(jié)購買《囧媽》版權耗費了真金白銀,但之后以抖音名義“聯(lián)合出品”的電影里,往往是用“資源換份額”。因為大部分院線電影都需要進行短視頻營銷——一般而言,片方會支付給抖音一部分費用,以換取平臺對該片的“助力”——抖音正是把這部分費用轉化為了投資份額。說白了,這種“聯(lián)合出品”因應業(yè)務策略和收益問題逐漸演變?yōu)椤百Y源置換”。


不過,到2023年12月底,抖音基本停止了參投電影的動作(轉而以投資微短劇為主),截至此時,其聯(lián)合出品的電影接近50部。


而另外一個影視營銷必選的平臺——微博,在2020年也開始投資電影。相對抖音的淺嘗輒止,博明顯與影視行業(yè)綁定更深,5年間參投從未間斷,全面撒網,恨不得出現(xiàn)在所有院線電影的聯(lián)合出品名單里,如果不是光線“獨占”IP,想必微博也會出現(xiàn)在《哪吒2》的出品方行列。


從2020年開始,微博的“聯(lián)合出品”多達117部——除了大片,也有小體量的口碑佳作。


據(jù)貓眼專業(yè)版的統(tǒng)計,微博5年間參投了117部電影。


單單在2024年,微博就聯(lián)合出品50余部,涵蓋了所有熱門大片——《熱辣滾燙》《飛馳人生2》《抓娃娃》《維和防暴隊》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《志愿軍:存亡之戰(zhàn)》《里斯本丸的沉默》《小小的我》等。


2023年,微博參投40余部,包括《流浪地球2》《滿江紅》《消失的她》《八角籠中》《孤注一擲》《長安三萬里》《河邊的錯誤》《宇宙探索編輯部》《涉過憤怒的海》《三大隊》《年會不能停!》等。


“文娛春秋”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在《哪吒2》上沒有投資份額,但微博也給予了《哪吒2》大量展現(xiàn)。


1月11日晚,就在王長田信心滿滿的“2024年微博之夜”上,《哪吒2》獲頒“最受期待春節(jié)檔影片”;微博之夜還促成了哪吒、敖丙CP人偶的首秀,現(xiàn)場頗為矚目,#趙麗穎左手拉哪吒右手拉敖丙#的熱搜掛了老半天。上映前夕,兩個人偶CP又到微博掃樓,制造出更多破圈熱點。


因此,在春節(jié)檔前后,《哪吒2》動不動就霸屏熱搜榜單,用網友的話說——哪吒“好像住在了熱搜”。根據(jù)官方統(tǒng)計,《哪吒2》在微博雙榜熱搜共1736個,TOP10熱搜318個,熱搜登榜共7020小時+,710億全站閱讀量、8793萬全站討論量,全方位打破微博電影數(shù)據(jù)紀錄。


事實上,在抖音,《哪吒2》的視頻切片同樣火爆。


只要是現(xiàn)象級作品都會得到網友們的自發(fā)傳播,從而推動作品進一步“泛眾化”。這是爆款影視項目與社媒平臺相輔相成的結果。


《哪吒2》在社媒時代的“裂變效應”

這些巨頭為何沒投《哪吒2》,而錯失百億票房?


回到春節(jié)上映之前,預測《哪吒2》破50億奪得票房冠軍,不是件難事兒。但要說能打破《長津湖》的中國影史票房冠軍,大概沒一個人敢說。甚至直到春節(jié)檔結束,也沒人預測能到百億票房——更別說打破世界影史紀錄了。


這部“不知天高地厚”卻捅破天的作品,為什么會如此成功?


《哪吒2》的成功密碼,已遠超IP效應或技術突破的范疇。它以近乎偏執(zhí)的創(chuàng)作誠意,印證了一條顛撲不破的行業(yè)真理:唯有真正尊重觀眾的表達,才能在藝術與商業(yè)的雙重維度與觀眾“雙向奔赴”。


尊重觀眾,始于對制作標準的敬畏。導演餃子曾說——“不給自己留后路”,換句話說,就是要“死磕到底”。這種創(chuàng)作心態(tài),不成功也很難。


另一方面,片方充分利用了社交媒體時代的“裂變效應”,每位觀眾都成為它的“自傳播媒介”(當然要依托于作品的優(yōu)質)。這樣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


例如,春節(jié)期間,有微博網友稱相親8場無果,卻為《哪吒2》貢獻16張票。社交媒體平臺上,“二刷哪吒”、曬票根成風,看哪吒似成新興社交貨幣。其背后不僅是內容與技術的勝利,也是教科書級的社交媒體營銷典范。


數(shù)據(jù)驅動的精準營銷從創(chuàng)作階段就開始了。制作團隊分析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用戶數(shù)據(jù),發(fā)現(xiàn)網友喜愛“土撥鼠”元素,便融入劇情設計。土撥鼠被魔丸點著鼻子說“收你們來了”后魔性尖叫,預埋的病毒式內容果然爆火出圈。


《哪吒2》很懂社媒矩陣與多平臺聯(lián)動的運營之道。整個宣發(fā)期,這部無知名演員參演互動的動畫電影,在微博、小紅書、B站等平臺同步釋出海量幕后花絮、導演訪談、主創(chuàng)解讀、熱點實時回應等,形成了全渠道內容分發(fā)與熱點互動傳播。


UGC用戶共創(chuàng)這張牌,被打到了極致。像在微博、抖音、小紅書上,用戶自發(fā)創(chuàng)作的高質內容形成了裂變式傳播。


時至今日,電影營銷已非簡單的“話題轟炸”,社交媒體的價值已從電影的“傳播工具”升級為“內容生產場域”。玩轉社交媒體是票房的“風火輪”,唯有將觀眾轉化為“共同體”,才能讓票房奇跡從偶然走向必然。

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:文娛春秋,作者:Jana、葉子

轉載請注明來自濟南富森木工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,本文標題:《這些巨頭為何沒投《哪吒2》,而錯失百億票房?》

百度分享代碼,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!

發(fā)表評論

快捷回復:

驗證碼

評論列表 (暫無評論,37人圍觀)參與討論
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