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17國足主帥上村健一:青少年球員培養(yǎng)需要五環(huán)并重
記者王偉、實習記者黃昊報道 若只看外表,上村健一長著一副“生人勿近”的面孔。在三水,兩名隊員走出電梯看到上村時,愣愣地站在原地,怕被教練說什么。上村健一嚴肅地走過去,經過隊員身邊時突然拍了一下他們,然后露出笑臉,和隊員們開了一個輕松的玩笑。
球員時期的上村健一,因傷病錯過2002年日韓世界杯。目前國少隊里的部分球員正在與傷病作斗爭。他安慰弟子要趁養(yǎng)傷期間對沒有受傷的身體部位進行力量訓練,“傷病是所有球員不愿面對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,我們不應僅追求身體恢復到傷愈之前的水平,更要追求復出之后變得更強。”上村健一說。
在被問及“中日球員為何成年后差距愈發(fā)明顯?”時,上村健一指出,青少年足球不能只圍繞球員的身體素質來布置戰(zhàn)術,而需要在青少年培養(yǎng)中做到“五環(huán)并重”。
◆《足球》:這次三水集訓是U17亞洲杯開賽前我們在國內的最后一次集訓,目前隊伍的狀態(tài)如何?
上村健一:這次選擇在佛山集訓,是希望球員能提前適應沙特炎熱的氣候。集訓開始后,受到氣溫突然升高和降雨的影響,訓練場地草皮土壤較軟,隊員們在蹬地發(fā)力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受到一些影響,幾名隊員出現了傷病,接下來要逐步進行調整。
◆距離4月4日對陣沙特的比賽越來越近,現階段我們最主要的備戰(zhàn)任務是什么?
現階段最大的備戰(zhàn)任務是要針對三個小組賽的對手進行分析,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賽前布置,包括制定限制對手特點的戰(zhàn)術打法,還有提前制定比賽過程中的各種對策,這些對我來說最為重要和關鍵。
◆到了備戰(zhàn)的哪個階段教練組會開始向隊員就三個對手進行詳細的戰(zhàn)術講解?
在日常訓練中,教練組會結合當天具體的訓練場景,向隊員進行戰(zhàn)術視頻的講解,而這些場景有的會根據對手的實際情況進行模擬。到了比賽前幾天,教練組還會通過播放完整視頻的方式再做一次分析,從而加深隊員的理解。
◆小組賽的三個對手都具備哪些特點?
三個對手中,個人單兵作戰(zhàn)能力最強的我估計會是沙特,而泰國隊的整體戰(zhàn)術素養(yǎng)最強。另外,泰國隊陣中有幾名關鍵球員的發(fā)揮將直接影響到整支隊伍的實力,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限制對手這幾名核心球員的發(fā)揮,從而占據比賽的主動。這三支隊伍在攻防兩端的戰(zhàn)術布置都非常相似,他們都非常重視后場的組織和滲透環(huán)節(jié),針對這一點,我認為是能很大程度發(fā)揮我們在防守端的一些特點。
◆《足球》:你在中國執(zhí)教這么多年,也在國字號隊伍工作了兩年,你認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中國球員和日本球員在18歲后出現了巨大差距?
上村健一:在青少年培養(yǎng)階段,跟日本的孩子相比,中國孩子在身體方面有先天優(yōu)勢。然而,當身體的優(yōu)勢不復存在后,我們會看到日本的球員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,他們的水平都較高。對于這支U17國少隊而言,他們目前仍處于青少年發(fā)育階段,所以我們不能只圍繞球員的身體素質來布置戰(zhàn)術,我們還要兼顧他們的臨場決策能力、社交能力、心理素質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(yǎng)。如果沒有這些能力作為支撐,當他們失去身體優(yōu)勢時,就會被其他球員超過。
◆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失去身體優(yōu)勢就被反超的情況?
展開來說,我們所說的“五環(huán)”,就是從技術、戰(zhàn)術、心態(tài)、身體以及社交,這五個方面培養(yǎng)球員相對應的能力,而不只是從身體方面對他們進行培養(yǎng)。
◆U20亞洲杯上,中國隊在面對澳大利亞,甚至沙特隊時,身體就不占優(yōu)。如今U17國少即將在小組賽面對沙特和烏茲別克斯坦兩支球隊,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可能出現的身體劣勢?
我們無法在一個短期的備戰(zhàn)中逆轉身體的劣勢,我們需要利用防守人數優(yōu)勢來彌補身體上的不足。比如,比賽中我們的球員頭球爭頂將球破壞,他可能在拼搶的過程中被對方球員撞倒,這時周邊協防的隊友就要馬上出現,去爭得球的第二落點。說得更簡單一些,那就是當一防一沒有成功時,增加局部的防守人數,用人數優(yōu)勢來減少身體上的劣勢。由于地域的原因,西亞青少年球員的身體已經接近成年人的體格,在實際比賽時,沙特隊比較擅長使用長傳球發(fā)起進攻,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擺出相應的防守陣型,防線之間要保持好距離,用這樣的防守來最大程度限制對手的長傳球進攻。
◆在定位球防守方面,我們要做好哪些布置?
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輕易在后場犯規(guī)。此外,我們還要對對手近幾場比賽的任意球戰(zhàn)術進行研究,以此為依據制定防守策略。
◆U20亞洲杯1/4決賽我們在最后時刻丟球,遺憾錯過晉級世青賽的機會,對于U17而言,怎樣避免這種情況出現?
我想舉一個例子,在去年10月亞洲杯預選賽開始前,我們對韓國隊進行了分析,認為他們無論個人還是整體綜合實力都非常強,但預選賽開打之后,通過現場觀察韓國隊,我們認為雖然個人技術處于劣勢,但我們和他們的比賽還是有一拼,只要發(fā)揮出隊伍的特點,甚至還能占據場上的主動,最后的事實證明了我們的判斷。通過這件事我想說明,未到比賽的一刻,我們都不能知道和對手之間的真實差距。所以回到剛剛這個問題,如何避免在最后時刻丟球,最終還是要以場上實際發(fā)生的場景來做應對。
◆《足球》:通過U20亞洲杯,我們能夠感受外界對中國青少年足球重返世界舞臺的迫切心情,這種期待會不會給U17國少帶來壓力?
上村健一:我認為這需要從兩面來看待。一方面,這種迫切的欲望能讓隊員們更加明確他們的個人目標,形成更好向前的內驅力;另一方面,他們也要學會克服和排解外界帶來的壓力,這也是一名職業(yè)運動員必備的素養(yǎng)。
◆魏祥鑫不久前在中超聯賽出場,他也因此成為國內2008年齡段首位在中超出場的球員。16歲就踢上頂級聯賽,你認為是早還是晚?
從我的角度來看,沒有早與晚的說法。西班牙的亞馬爾在這個年齡已經坐穩(wěn)了國家隊和俱樂部首發(fā)的位置。在日本,我認識的一個初中剛畢業(yè)的孩子,15歲就踢上了職業(yè)聯賽。一名球員能否踢上頂級聯賽,取決于他個人的實際能力,以及他能否適應頂級聯賽的節(jié)奏。在我看來,如果有能力,越早踢上頂級聯賽越好。
◆有報道說你曾因傷錯過世界杯,在這里想跟你確認一下?結合你的個人經歷,你認為年輕球員應該如何克服傷病帶來的挫折?
首先,這件事情是真的。沒有球員愿意遇上傷病,如果因為傷病而錯過重大比賽,那更是遺憾的事情。那些只需要幾個星期就能康復的小傷病還好,如果是比較嚴重的傷病,則需要很長的恢復期,并且球員在康復過程中還要面臨極大的心理考驗。假設一名球員膝關節(jié)受了嚴重的傷,那么他需要6個月來進行恢復,在這段時間,他可以在健身房強化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,同時如果受傷的是慣用腳,那么他還可以對逆足腳進行提升,這些訓練對球員接下來的職業(yè)生涯都很有幫助。我們追求的不是傷愈之后身體能回到正常狀態(tài),而是希望傷好了之后,身體能達到更好狀態(tài)。
◆重大比賽前,為了讓球員們發(fā)揮自身的水平,你會怎樣對他們進行心理按摩?
去年參加U17亞洲杯預選賽時,有球員出現緊張的情況,這很正常。在比賽時可以有適度的緊張,但腦子一定要保持清晰,知道哪個時刻該干什么,而不是亂作一團影響發(fā)揮。這批球員如果將來想踢上職業(yè)聯賽,他們就需要學會克服心理素質層面的問題。
轉載請注明來自濟南富森木工刀具制造有限公司 ,本文標題:《U17國足主帥上村健一:青少年球員培養(yǎng)需要五環(huán)并重》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